首页 资讯 正文

西宁市湟源县前沟村高山大白杜鹃走红网络

体育正文 235 0

西宁市湟源县前沟村高山大白杜鹃走红网络

西宁市湟源县前沟村高山大白杜鹃走红网络

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忙着打包茼蒿。 白(bái)菜薹丰收啦。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文/图 每到夏天(xiàtiān),青海高原冷凉蔬菜总会迎来(yínglái)高光时刻。经过采摘、分拣、包装(bāozhuāng),产自青海的冷凉蔬菜带着露珠走出省门闯市场(shìchǎng)。作为青海省高原冷凉蔬菜主要种植区和西宁市主城区蔬菜供应的大后方,这段时间,湟中区高原冷凉果蔬陆续上市,销往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青睐。 深圳菜商点赞(zàn)湟中冷凉果蔬 青海高原冷凉蔬菜的(de)上市(shàngshì),吸引不少外地菜商的关注。6月16日下午(xiàwǔ),湟中区一家露地蔬菜基地里,出现了一个陌生(mòshēng)的身影。“订单我们早就下过了,得知最近是采收阶段,专门过来看看。”来自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杜荣贵穿梭在菜薹地里,查看蔬菜长势(zhǎngshì)。 这段时间,深圳(shēnzhèn)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gōngsī)每天从全国各地收购(shōugòu)蔬菜50吨,其中,来自青海的高原冷凉蔬菜有近10吨,主要销往香港、澳门,以及深圳周边市场(shìchǎng)。杜荣贵说,公司的同事经常在全国各地收购蔬菜,大家(dàjiā)发现青海夏季的蔬菜口感好、品相佳,反季节优势明显,便开始从青海收购冷凉蔬菜。 杜荣贵说:“从青海运出去的(de)蔬菜销售渠道宽,冷藏运输(yùnshū)36个小时就能抵达深圳,再经过转运销往(xiāowǎng)周边各大市场。最近上市的白菜薹,在香港市场一斤能卖(mài)到9元多。湟中的菜薹口感微甜,深受香港、深圳等地消费者的青睐。” 2022年,湟中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去年,湟中区锚定(máodìng)“全国冷凉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区”目标,围绕(wéirào)打造(dǎzào)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现代设施蔬菜和高原(gāoyuán)冷凉蔬菜为双引擎,按照“一心两川一带一区”产业布局,在拦隆口镇、多巴(duōbā)镇等10个乡镇(xiāngzhèn)创建湟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此提升湟中区高原冷凉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知名度,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湟中区(qū)从事蔬菜(shūcài)种植(zhòngzhí)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zhuānyè)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533家,带动2.06万名从业人员从中受益(shòuyì),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胡建焜说,湟中区将依托西宁市被授予“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称号的契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湟中冷凉蔬菜焕发光彩。 36种冷凉果蔬陆续上市(shàngshì) 6月16日,湟中区鲁沙尔镇(lǔshāěrzhèn)朱家庄村的菜薹(càitái)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cǎizhāi)白菜薹。采摘后的白菜薹经过分拣装进泡沫箱,再经过打冷,由冷链运输车运往广东深圳市场。 2018年,湟中区龙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fùzérén)钟光言经朋友介绍,看到了菜薹(càitái)的(de)发展前景。当年,他试种200亩菜薹,打算试探市场行情。没想到,丰收的菜薹很快被广东的菜商抢购一空。 2019年,钟光言(zhōngguāngyán)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为湟中区种植菜薹的第一人(rén)。 “今年,我们在鲁沙尔镇和西堡镇错峰种植了1300亩白(bái)菜薹和红菜薹,白菜薹从5月底开始陆续上市,近期产量相对较小,每天(měitiān)有七八吨发往深圳市场。7月中旬是盛产期,到时候每天能运往广东(guǎngdōng)市场20多吨。红菜薹将(jiāng)于8月上市,采摘期(cǎizhāiqī)能持续至10月。”钟光言说。 和白菜薹一同上市的(de),还有拦隆口镇西岔村的茼蒿、端巴营村的辣椒,以及多巴镇的圣女果、草莓西红柿(xīhóngshì)等。 走进拦隆口镇端巴营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股(yīgǔ)辣椒的香味扑鼻而来,工人正忙着(zhèngmángzhe)采摘新鲜辣椒。 湟中区拦隆口镇端巴营村(duānbāyíngcūn)(duānbāyíngcūn)股份经济(jīngjì)合作社负责人张全说,合作社建成240栋标准化塑料大棚,种植面积有364亩,全部种植辣椒。去年,辣椒总产量高达2100吨,实现产值840万元。合作社凭借这一出色成绩(chéngjì),成功打造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标杆,有力推动端巴营村农业向(xiàng)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升级。 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严丽华(yánlìhuá)介绍,湟中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wànmǔ)左右,年产量突破30万吨,产量占青海省总产量(zǒngchǎnliàng)的五分之一。 这段时间,产自湟中区的(de)菜薹、早蒜苗(suànmiáo)、茼蒿、小香葱等36种果蔬陆续上市,丰富各地群众的餐桌。 带着露珠销往沿海城市(chéngshì) 在拦隆口镇西岔村的青海琦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冷库(lěngkù)内,放眼望去,一派(yīpài)忙碌景象。 “我是西岔村人,今年5月底到这个冷库打工,主要(zhǔyào)负责(fùzé)茼蒿包装。冷库离家几百米距离,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在家门口工作,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zhàogù)家,挺不错的。”村民马良菊说。 说到茼蒿的(de)销路,公司负责人卜祥强(boxiángqiáng)说,湟中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chōngzú),蔬菜生长缓慢、病虫害少,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茼蒿味道甘甜、口感清脆。 “我们的茼蒿不愁卖,在外地市场供不应求。这段时间,每天有1.5万公斤的茼蒿运往(yùnwǎng)外地市场。为了保证(bǎozhèng)茼蒿的新鲜度和口感(kǒugǎn),我们连夜采摘,第二天打包运往深圳、西安(xīān)、邯郸、福州等地。”卜祥强说。 湟中区(qū)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胡建焜介绍,湟中区种植高原冷凉(lěngliáng)果蔬(guǒshū)约50个品种。其中,露地(lùdì)果蔬主要有大葱、蒜苗、娃娃菜、莴笋、生菜、菜薹等20多个品种;设施果蔬有荷兰豆、莜麦菜、生菜、黄瓜、西红柿、草莓等30多个品种。目前,除了供应西宁市场,还销往上海、深圳、广州、郑州、西安(xīān)等外地市场。 《西海(xīhǎi)都市报》(2025年06月23日 第(dì)A5版:西宁·关注)
西宁市湟源县前沟村高山大白杜鹃走红网络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