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 镇域经济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体育正文 180 0

“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 镇域经济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 镇域经济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央视网消息(xiāoxī):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镇(zhèn),辖区面积523.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约2.5万。2024年,罕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亿元,2025年的增速(zēngsù)目标是6%左右(zuǒyòu)。这座地广人稀的塞北小镇为何能保持如此强劲发展动能?

  进入6月(yuè),我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明显增加,电煤需求出现季节性回升。这几天,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镇(zhèn),3座大型煤矿(méikuàng)正不间断作业,开足马力生产。

  煤矿资源是(shì)大自然赋予罕台镇的“第一重宝藏”,想要探寻它必须深入地下(dìxià)。在地下200米的煤矿综采现场,巨大的采煤机正伸出长臂滚筒繁忙地作业,但在一旁的操作区域,我们却(què)并没有看到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

  这位坐在(zài)“太空舱”里,紧盯电脑屏幕的年轻人,就是负责煤炭开采作业的张硕。他只要轻微摇动手柄,采煤机就能被精准操控。张硕从小在镇子上长大,对煤矿的工作并不陌生。那时候(shíhòu),工人们(men)每天起早贪黑(qǐzǎotānhēi),在井下昏暗的巷道里一待就是一天(yītiān),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没想到,张硕从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还是来到了(le)煤矿。如今(rújīn),这个煤矿已经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fùgài),通过控制中心的智能控制平台,可以实时掌握井下的各项数据,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清晰可见,张硕和(hé)同事们在井上(jǐngshàng)就可以进行生产调度和安全监管。在井下,原先12个人的作业量,只要5个人就能完成。

  这座小镇富于煤、兴于煤,但并没有止于煤。这一层层(yīcéngcéng)形似“五花肉”的地质结构(jiégòu)叫作砒砂岩(shāyán),难以耕作治理,却为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土地资源。

  近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首个风电项目正式启用,8台6.25兆瓦(zhàowǎ)风机将塞北(sàiběi)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diànnéng)。每天的发电量可满足周围2万户家庭(jiātíng)全天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万吨。罕台镇把闲置的荒地变成了新的“宝藏”。

  鄂尔多斯(sī)是我国主要的羊绒产地,这里(zhèlǐ)精心培育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绒毛细长、韧性优异、洁白柔软,是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刚刚过去(guòqù)的5月是牧民们集中剪羊毛的季节,这些天,从牧区(mùqū)收购的羊毛汇聚(huìjù)在罕台镇的羊绒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忙着梳洗羊绒,染织羊绒制品也随之进入生产旺季。

  在这个占地20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里,每天约(yuē)有3吨原绒,经过120道工序的精细(jīngxì)处理。

  梳绒机(shūróngjī)与数控系统完美配合,传统匠人“抓一把绒知冷暖”的经验(jīngyàn),已转化为精确到微米级的数字检测标准。如今,罕台制造的羊绒制品占据全球市场35%的份额,其中(qízhōng)出口代加工额占比达40%,是众多国际奢侈品牌的合作伙伴,还带动了(le)周边约5万农牧民增收。

  这(zhè)里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动物园(dòngwùyuán)——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利用天然的沟谷地形,动物园打造(dǎzào)了天狼峪这一核心展示区。乘坐笼车,游客甚至可以与这一群野狼近距离互动。

  在(zài)12平方公里的(de)(de)园区内,居住着超过220种珍稀动物,绿化覆盖率在90%以上,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在灶火壕村(háocūn),这里着力打造“城市微度假”新场景,丰富的研学活动和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周边城市家庭的热门打卡地。

  在(zài)九城宫(gōng)景区,夏日“星空帐篷季”拉开帷幕。夜幕中(zhōng),几十顶蒙古包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广阔的草原,游客们围着篝火起舞,一片欢声笑语。

  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罕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亿元,其中,绒纺产业、煤炭(méitàn)产业、文旅产业分别(fēnbié)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6.8%、38.1%和(hé)1.1%。

  这座塞北小镇,以(yǐ)敬畏之心善用自然馈赠,以创新(chuàngxīn)之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通过开发一座座“宝藏(bǎozàng)”,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小镇观察:挖掘小镇资源(zīyuán)“宝藏” 打造特色产业生态

  内蒙古鄂尔多斯(èěrduōsī)罕台镇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jiědú)。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国土交通规划部主任潘昭宇表示,罕台镇的(de)实践表明,发展(fāzhǎn)镇域经济,利用自身资源禀赋,需要推动“资源—产业—生态”协同。  罕台镇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是注重资源价值再(zài)发现。准确把握本地矿产(kuàngchǎn)、土地、旅游等各类自然资源及风、光、水等家底。不仅(bùjǐn)要关注煤炭等显性资源,更要(gèngyào)挖掘文化、生态等隐性资源。比如将采煤沉陷区转化为光伏基地(jīdì),实现(shíxiàn)“变废为宝”。  其次是注重产业生态系统化。通过“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yǎnshēng)产业”的圈层结构,打造自我循环的产业生态。比如煤炭产业衍生出新能源、煤化工,农业(nóngyè)衍生出食品加工、文旅等。  更为重要的是要全方位服务驻地企业。综合运用财政补贴、土地政策(zhèngcè)、金融创新等工具,精准解决驻地企业痛点难点问题。比如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破解(pòjiě)融资难题,通过“飞地经济”模式破解土地难题、共享(gòngxiǎng)产业园区资源。

“主导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 镇域经济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